慧粹

首頁 慧粹 教言精粹
523-17-03-禪定就是發呆嗎?.png

禪定就是發呆嗎?

問:什麼都不要想地安住與發呆一樣嗎?二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慈誠羅珠堪布 答:發呆的話,比如說你很辛苦,或是其他的原因,一坐下來什麼都不想去思考,就沒有什麼念頭了。這時候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呢?從 ...

522-17-02-生活中的不順利,可以讓我們走向解脫.png

生活中的不順利,可以讓我們走向解脫

在修行的時候生病或心情不愉快,或者是在工作、生活當中遇到各種不順利,都可以讓我們發現輪迴的醜陋真相,從而鼓勵我們修行,鼓勵我們走上解脫之路。 仇人和魔障,都能夠像上師一樣讓我們走向解脫。 當然,也 ...

520-16-30-為什麼修加行的階段最艱苦?.png

為什麼修加行的階段最艱苦?

為什麼修加行的階段最艱苦呢?原因有兩個:一是從無始以來到今天,我們一直都在輪迴裡輪轉,很久以來,始終放不下輪迴裡的這些事,再不好也放不下,因為串習太久,想立刻放下辦不到。 二是因為,我們斷除輪迴的智 ...

519-16-29-不能以為只有念經才是做功課!.png

不能以為只有念經才是做功課!

不能以為只有念經才是做功課,功課不一定都是這樣。最關鍵的功課,是內心去思維、去感受,這才叫修行。 有些修禪宗的人總有這樣的概念:修行就是什麼都不要想,除此以外,他什麼都不認。 修淨土的有一種習氣, ...

518-16-28-人生十大必須.png

人生十大必須

對於善於規劃的人來說,在自己的「人生必做之事」清單上,應該會有很多想要實現的願望。例如,曾經有一位女孩在自己25歲時,寫下了100條人生清單,並且希望能在45歲之前一一實現。為此,她朝著這些目標不懈地 ...

513-16-23-痛苦,是一種喚醒.png

痛苦,是一種喚醒

那天洗腳時,我看見細流水重回大地。我問:「水將歸到哪裡去?」靜默裡觀想,身心專念中。以壯馬疾奔之神,我徹視六塵之性。凝望油燈芯,我集中我的心。時間速逝。油燈續明。我拿起一把針,按下油燈芯。燈光頓滅,一 ...

517-16-27-修行人避坑指南.png

修行人避坑指南

修行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在這段旅程中,時不時會因為自身的無明而「掉進陷阱」。幸好,岡波巴大師等高僧大德們有先見之明,早就為我們準備好了這份「避坑指南」。 一、有暇滿人身,卻不聞思修行 從整個六道輪迴 ...

514-16-24-打坐時一定要雙盤嗎?.png

打坐時一定要雙盤嗎?

問:一些文章說,打坐的時候持雙跏趺坐更容易入定,這種姿勢可以調伏我們的心,讓我們不生散亂,少一些雜念,精神集中。請問是這樣嗎? 慈誠羅珠堪布 答:雙盤的話是可以的,佛經裡面常提到雙盤,但這個要看人。 ...

512-16-22-花錢買了個寂寞.png

花錢買了個寂寞

人活著,離不開衣、食、住、行。如今,無需等到逢年過節,只要打開某個app,隨時隨地都能看到各種圖文、影片推薦的好吃的、好看的東西。一個不留神,我們就消費了,開啟了一輪又一輪無法自拔的沉浸式購物。 花 ...

511-16-21-為眼前利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消極行為!.png

為眼前利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消極行為!

佛教對積極與消極的詮釋與世間的概念是有所不同的,世間人往往以為自己是積極的,但佛教卻認為他們很消極,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所努力的方向,只是眼前的蠅頭小利,至於未來的長遠利益,生命與心靈的淨化與提升 ...

510-16-20-學佛一定要跟隨一位師父嗎?.png

學佛一定要跟隨一位師父嗎?

我們學佛的時候都需要一個老師,在藏傳佛教裡叫上師,在漢傳佛教裡就叫師父,大乘佛教裡平時叫作善知識,師父、上師、善知識都是一樣的。 全世界任何一個學校裡都有老師要為學生講課,沒有一個學校是沒有老師,而 ...

509-16-19-對於打坐中出現的覺受,一定要這樣對待.png

對於打坐中出現的覺受,一定要這樣對待

我們在打坐禪修,或者日常生活中,會突然看到佛菩薩、本尊或護法等現前。這不是觀想出來的,而是真真切切看到的。這時應該怎麼辦? 三種可能 打坐中如果突然看到佛菩薩出現,有以下三種可能: 第一,由於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