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粹

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學佛的「羅生門」
對於生活中的同一個事物,不同的人會從各自不同的角度給予描述和解讀,這往往令我們難以洞悉事物的全部事實和真相。就如同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執導的經典電影《羅生門》所描寫的那樣,三名當事人對同一案件有著相互矛 ...

佛教三乘的修行過程分別是怎樣的?
問:想請堪佈為我們講解一下,佛教的人天乘、小乘和大乘這三乘的修行過程分別是怎樣的?我們要聞思修哪些內容? 慈誠羅珠堪布 答:人天乘的見解和觀點是堅定不移地相信轉世輪迴和善惡因果;在此基礎上也要盡量斷 ...

很多人都需要從零開始,先修菩提心和出離心!
如果不修加行,菩提心與出離心不夠的話,講密法沒有什麼用處,反而會對你們有一些負面作用。 如果只是給你們說,密法非常深奧、非常了不起,你們快快修加行,加行修好以後,就可以修大圓滿。這樣大家就有一個很強 ...

很多人因為這句話,走錯路了!
壹|不能獲得自由 正因為我們對自己、包括這朵花在內的所有外境,有強烈的執著,把它們當成實在的東西,所以就會對某些物質產生希求、愛戀的貪心,而對某些物質產生反感、憎惡的嗔心。 當這些愛憎、取捨的念頭 ...

一起感受「緣起」的力量
緣起與佛教世界觀 佛教認為,萬事萬物的誕生、存在與毀滅,都與自己的因緣有關,而與任何鬼神沒有關係,在這個時候鬼神起不了什麼作用。但佛教以外的絕大多數宗教卻認為,除了物質本身的因緣以外,還有一個造物主 ...

出離心是生活的必需品
一提起出離心,大家都覺得是老生常談,說多了、聽慣了,沒什麼新意。但是,所謂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知道」與「做到」! 我們先一起看看出離的定義:大乘、小乘佛教都讓我們先修出離心。「出」是出走,「離 ...

素食佛弟子該如何看待肉食者?
壹|以素食為主如何跟家人相處 作為一個以素食為主的佛弟子,我們該如何跟家人和朋友相處呢? 我們自己吃素,有時候看到大肆吃肉的人,會覺得心裡有點不開心,甚至對這些以肉食為主的眾生,產生一種輕視的感覺 ...

每天堅持閉關1-2小時
何時居靜處? 當修行境界尚未穩固的時候,要認真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去修行。 在修行之初,我們的定力很差,容易受到外來干擾的影響,此時依止靜處十分重要。但這並不是意味著要辭去工作、離開家庭,到山裡去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