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教言精粹
550-17-30-皈依皈依佛門後,必須重視的九件事.png

皈依 | 皈依佛門後,必須重視的九件事

警惕這些不如法的行為 在《大圓滿前行 普賢上師言教》一書中,華智仁波切曾揭示過一些佛教徒不如法的行為: 如今我們這些人自以為是三寶的隨行者,可是竟然對佛經、佛塔、佛像等沒有一絲一毫的恭敬心,居然把 ...

549-17-29-皈依  把握三選一,學佛方向更清晰.png

皈依 | 把握兩個「三選一」,學佛方向更清晰

大家不要以為皈依完畢即大功告成,皈依只是確定我們佛教信仰的身份,從此成為了佛教徒。身為佛教徒,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要從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人天佛教三者中選擇其一——這就是我 ...

548-17-28-皈依  皈依的功德與分類.png

皈依 | 皈依的功德與分類

皈依的功德 皈依三寶,有無量無邊的功德。 它是一切戒律的根本、一切功德的泉源。 有一部經叫做《佛說希有挍量功德經》,講了皈依的功德。當時阿難尊者問佛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到底有什麼樣的功德 ...

546-17-26-皈依  有儀式、有法名、有證書,就算皈依了?.png

皈依 | 有儀式、有法名、有證書,就算皈依了?

對佛教徒來說,皈依是學佛的起點。不過,當靜下心來追問皈依的真諦時,可能還是有人無法說清楚。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們了解到皈依的根基在於擁有真正的信心,也對常見疑問進行了解答。為了更深入地理解這一重要基石, ...

545-17-25-皈依  想皈依,可這不能那不能,怎麼破?.png

皈依 | 想皈依,可這不能那不能,怎麼破?

在尋求心靈慰藉與智慧啟迪的道路上,佛教憑藉其獨特的優勢,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目光,皈依佛門成了有些人嚮往的事。然而,這條道路並非想像中那樣一帆風順,諸多疑問與擔憂如同層層迷霧,籠罩在人們的心頭:「皈依 ...

544-17-24-穿越時空的加持  麥彭仁波切尊者對初學者的教誨.png

穿越時空的加持 | 麥彭仁波切尊者對初學者的教誨

今天是藏地眾所皆知的大成就者-全知麥彭仁波切尊者的圓寂紀念日。法王如意寶曾說:「我和我弟子的一切善根,乃至相續中生起一剎那善心,都來自全知麥彭仁波切的加持。」 這位雪域高原無與倫比的大班智達,對顯密 ...

543-17-23-全知麥彭仁波切尊者圓寂日  調伏內心的兩個訣竅1.png

全知麥彭仁波切尊者圓寂紀念日 | 調伏內心的兩個訣竅

今天是舊譯寧瑪巴傳承祖師大德之一的全知麥彭仁波切尊者的圓寂紀念日。 尊者從小對佛法就極具信心,尤其具足出離心、大悲心及智慧等大乘種姓之力,此等皆是與生俱來。早在一千多年前,蓮花生大師就曾授記他將成為 ...

542-17-22-皈依 學佛的入門門檻是什麼?.png

皈依 | 學佛的入門門檻是什麼?

剛剛對佛法產生興趣的朋友,心中肯定充滿了許多疑問:佛教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能夠讓這麼多人喜歡它?學佛到底在學什麼,學會了又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好處?我們不妨先從慈誠羅珠堪布的學佛之路開始說起&mdash ...

540-17-20-修行,到底要不要依賴文字?.png

修行,到底要不要依賴文字?

一些印度的外道學者所寫的論典,辭藻極為優美,就像詩歌一樣,但因為過於執著文字,反而喧賓奪主,影響到論典所表達的真正意義。 佛教為了打破這種可能引起傲慢的陋習,而故意讓一些密宗續部的很多用詞違背文法。 ...

537-17-17-修完加行就能修寂止、空性、大圓滿了嗎?.png

修完加行就能修寂止、空性、大圓滿了嗎?

問:在修完了兩遍五加行之後,可不可以接著修寂止,或者是禪宗的參話頭這些修法?在五加行沒修之前能不能修寂呢? 慈誠羅珠堪布 答:加行不能以數量來衡量,主要是看菩提心、出離心有沒有達到標準。如果達到了標 ...

538-17-18-散亂持咒和持咒中斷,是造了捨法罪嗎?.png

散亂持咒和持咒中斷,是造了捨法罪嗎?

觀眾:請問在持咒的時候是不是必須專心致志?如果中間有說話,或是中斷了念咒去做其他的事情,或是打斷別人持咒念經,這些會有很大過失嗎?我曾經聽說如果在中間有中斷的話,會有捨法罪,會墮地獄,是這樣嗎? 慈 ...

534-17-14-字義辨析:根基、根機、根器.png

字義辨析:根基、根機、根器

詞義辨析:根基、根機、根器 慈誠羅珠堪布:這三個都是佛教的詞語,其中後面的兩個,在佛教裡面可以說是高頻率的詞彙;根基,沒有後面兩個用得多。這三個字裡面都有一個「根」字,這個根是什麼意思呢?它講的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