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粹
 
                一起感受「緣起」的力量
緣起與佛教世界觀 佛教認為,萬事萬物的誕生、存在與毀滅,都與自己的因緣有關,而與任何鬼神沒有關係,在這個時候鬼神起不了什麼作用。但佛教以外的絕大多數宗教卻認為,除了物質本身的因緣以外,還有一個造物主 ...
 
                出離心是生活的必需品
一提起出離心,大家都覺得是老生常談,說多了、聽慣了,沒什麼新意。但是,所謂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知道」與「做到」! 我們先一起看看出離的定義:大乘、小乘佛教都讓我們先修出離心。「出」是出走,「離 ...
 
                素食佛弟子該如何看待肉食者?
壹|以素食為主如何跟家人相處 作為一個以素食為主的佛弟子,我們該如何跟家人和朋友相處呢? 我們自己吃素,有時候看到大肆吃肉的人,會覺得心裡有點不開心,甚至對這些以肉食為主的眾生,產生一種輕視的感覺 ...
 
                每天堅持閉關1-2小時
何時居靜處? 當修行境界尚未穩固的時候,要認真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去修行。 在修行之初,我們的定力很差,容易受到外來干擾的影響,此時依止靜處十分重要。但這並不是意味著要辭去工作、離開家庭,到山裡去出 ...
 
                清明節 | 對亡者最溫暖的懷念
又是一年清明時。春景交至,天地清明,細雨紛紛,思緒滿懷。在這個緬懷先人的時刻,我們該如何以佛教的智慧和慈悲來饒益已經逝去的親友呢? 祭拜篇 問題:每年清明時,家裡人會為去世的長輩掃墓、祭拜。請問堪 ...
 
                皈依有次數限制嗎?能皈依不同的師父嗎?
關於皈依的次數是否有限定?是否可以多次受皈依,還是受一次就可以?是否可以皈依不同的師父呢? 原則上,我們找一位上師,在他座前規規矩矩地受一次皈依戒,就可以了。但之後你想再多次皈依,也可以。 另外, ...
 
                一切佛法的精髓,就是三法印
根據佛經記載,在釋迦牟尼佛即將示現圓寂的時候,有弟子曾詢問釋迦牟尼佛,佛陀圓寂以後,如果有外道或者其他人前來講法,並宣稱其所講內容就是佛法,我們應當怎樣去區分其真假正偽呢?佛陀回答說,在我圓寂之後,無 ...
 
                小乘、大乘、密乘的「四念處」
「四念處」這個詞,對於學佛的人來說,常有耳聞。佛在經中說,認真修學四念處的人,快者七天,慢者七年可以證悟初果。 四念處是佛教中一個很重要的入門修法,即對四種對境進行觀察思維,從而去除常、樂、我、淨四 ...
 
                證悟與否,誰說了算?
《寶積經》法界一切相,無變智者證,愚者迷惑彼,修心得真悟。 壹|是否真的證悟了 我們經常聽人說,某人在修行中開悟了、證悟了、成就了,但是這些成就者他是否真的證悟了,是誰說了算呢?是他自己,還是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