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教言精粹 出離心與解脫道

出離心與解脫道

分享

584-19-04-出離心與解脫道.png

就像菩提心不是單純的慈悲心,而是在慈悲心的基礎上,有一個發誓為度化眾生而成佛的決心和勇氣,才能稱之為菩提心一樣,出離心除了深知輪迴痛苦之外,還必須要有一個條件,就是尋求解脫。

在觀修輪迴痛苦之後,我們就會知道,輪迴充滿了痛苦,不是苦苦,就是變苦、行苦,世間人一心追求嚮往的功名利祿等等,都是臨時性的誘惑,一點都靠不住。

對於僅僅把物質享受作為生存的唯一追求的人來說,在觀修輪迴痛苦以後,就應當絕望、懊喪、痛苦。然而,身為修行人,在深深體會到這一切的時候,就要更進一步地想到,難道除了名利之外,就沒有其他更有價值、更值得追求的目標了嗎?

難道除了爭名奪利之外,就沒有其他可以做的事情了嗎?名利沒有意義,不代表整個人生都沒有意義。

除了升官發財之外,我們還有更遠大、更有價值的,在釋迦牟尼佛沒有告訴我們以前,我們根本不知道的目標,那就是走解脫道,尋求解脫。


內容出處:
「智悲行者」微信公眾號:《慈誠羅珠堪布:菩提心與慈悲心的差別!》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583-19-03-一個學佛的人真正該追求的是證悟內心的本質!.png

一個學佛的人真正該追求的是證悟內心的本質!

釋迦牟尼佛並不否認,物質可以解決很多的痛苦。當我們沒有飯吃,沒有衣服穿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物質。 但物質卻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身為二十一世紀的人,想必大家已經越來越感受到這一點。所以最終,我們還是要回 ...

582-19-02-如何調整內心對未來的焦慮!.png

如何調整內心對未來的焦慮?

對未來焦慮、擔憂,這對現代人來說是很普遍的現象。有一點焦慮、擔憂,這個是很正常的,大家都有的。但是太多的話,可能就有問題了。 我們過多地擔憂未來,這叫作焦慮症。也許我們心理上稍微有一點點問題,但這個 ...

580-18-30-對在家人來說,這就是最理想的學佛狀態.png

對在家人來說,這就是最理想的學佛狀態

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承受著方方面面的壓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各種關係和事務中尋找和保持「平衡」。尤其是成家立業後,家庭義務、工作責任以及修行功課等,該怎麼去平衡,成了很多人的挑戰。當然,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