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教言精粹 對在家人來說,這就是最理想的學佛狀態

對在家人來說,這就是最理想的學佛狀態

分享

580-18-30-對在家人來說,這就是最理想的學佛狀態.png

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承受著方方面面的壓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各種關係和事務中尋找和保持「平衡」。尤其是成家立業後,家庭義務、工作責任以及修行功課等,該怎麼去平衡,成了很多人的挑戰。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不存在絕對的「一刀切」方案,但我們還是可以試著去找找家庭、工作、修行這三者的「平衡點」!

樹立正確的生活觀

人必須具備維持生存最基本的條件,而身為在家人,只能靠自己去創造。因此,謀求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是必要的,這不等於沒有出離心。否則,如果連生存都成問題,又如何修行?更何談解脫?

人的生活離不開金錢,如果根本沒有錢,現代人更沒辦法生存。佛也沒有說生活的基本條件不能有,但佛要求我們,在一般的情況下,個人的生活應當盡量地簡單一點、樸素一點,只要能夠生存就可以了,不一定要生活得太優裕。這不是說一定要吃不好吃的,一定要穿很舊的衣服,一定要住很破的房子。少花一些精力去追求物質財富,過簡單的生活,也就是說不能太奢侈,這樣就可以節約很多時間來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這是佛告訴我們的生存方式。

避免兩個極端

大多數的在家人,通常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被夾在中間,是所謂的「夾心」階層。我們肩負著家庭和社會的諸多責任。

此時,一定要合理分配好生活、工作和修行的時間,要避免走兩個極端:一個是只顧吃喝玩樂,不去學佛、修行,其結果可想而知;另一個是只顧修行,對家庭、工作一概置之不理,這樣會導致家庭、工作出現問題,也是不對的。

修行縱然是我們此生的頭等大事,但生活和工作也不能說不重要,在家人需要平衡好這些。當然,如果自己有條件可以隨心所欲,無需考慮別人,就另當別論。然而我們大多數人還是要把握好尺度,將時間安排妥當,不要因為修行引發家庭矛盾,也不要因為工作、生活而荒廢修行。如此一來,既可以努力修行,又可以安心工作,還能過上美好的生活。對於在家人而言,這就是最理想的學佛狀態,也是一條成功的學佛之路。

從改變自己做起

從每個家庭的角度來看,家庭成員之間也需要彼此關愛。

比如,有些人學佛以後,家人強烈反對。如果針鋒相對、依然故我,只會激化矛盾,永遠無法化解紛爭。最好的方法不是勸他們來學佛,也不是去說服他們,此時的正確方法,是改變自己。讓他們感覺到你學佛的進步,讓他們從中得到利益,成為你學佛的受益者,不要讓他們變成你學佛的受害者。如果學佛以後,自己的性情有了明顯的變化,變得善解人意、心胸寬廣,家庭更加和睦了,更懂得關心家人和身邊更多的人,就會一方面給自己的學佛帶來順緣,同時也能感化家人加入學佛的行列。

總之,我們要平衡好工作、生活、修行三者的關係。在合理安排下,透過工作擁有穩定的物質生活,透過修行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


素材來源:本文依據慈誠羅珠堪布相關開示編輯整理。
首段引言為小編語。

內容出處:
「慧燈之光網站new」微信公眾號:《對在家人來說,這就是最理想的學佛狀態》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579-18-29-我能對破壞公共秩序的人發火嗎?.png

我能對破壞公共秩序的人發火嗎?

問:我平常不太愛發脾氣。但看見有些人在公共場合亂塗亂畫、亂丟垃圾,我就會指責他們;還有,大家都在排隊,有些人卻插隊,我也會指責他們。我是為了大家的公共利益而發脾氣,這樣做對嗎? 堪布 答:你關心公共 ...

578-18-28-要讓眾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並且引導他們修行!.png

要讓眾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並且引導他們修行!

更廣、更偉大的悲心,是絕不止於讓眾生吃飽穿暖,雖然這些事也要做,但卻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要讓所有眾生明白輪迴的真相及解脫的方法。 首先是令眾生了解輪迴的真相,然後教導他們如何從輪迴中獲得解脫,佛最 ...

577-18-27-怎麼衡量自己修的是不是佛法?.png

怎麼衡量自己修的是不是佛法?

整個佛法,尤其是藏傳佛教,特別講究次第。 修行人的層次參差不齊:有些人修了很長時間,修行比較好;有些人剛開始,連佛教的一些基本道理都不太了解。但總的來說,基礎的問題仍然是最關鍵、最需要的。現在我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