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未來焦慮、擔憂,這對現代人來說是很普遍的現象。有一點焦慮、擔憂,這個是很正常的,大家都有的。但是太多的話,可能就有問題了。
我們過多地擔憂未來,這叫作焦慮症。也許我們心理上稍微有一點點問題,但這個問題不嚴重,可以調節。
其實,佛教裡面就有很多調節的方法,可以用這些方法來調節一下。必須要告訴自己,我們對未來的很多擔憂是沒有必要的。
心理學家研究過,我們對未來所擔憂的事情當中,70%都不會發生的。但是我們自己想太多了,把一些很小的事情想得不可收拾。
再搞不好的話,可能發展成焦慮症,焦慮症再發展,最後就是憂鬱症。如果覺得自己的擔憂有一點過度,有一點不正常,就必須從源頭上調整、解決。
不管你是學佛,還是好好地工作生活,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這是最重要的。
就像我們用電腦做事,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軟體,才能夠處理這些問題。如果軟體落後或者是有病毒,工作效率就不高,甚至是沒辦法工作。
同樣,我們人的軟體就是我們的心理,這個必須要健康。信不信佛、學不學佛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心理不健康的話,就沒辦法工作、沒辦法好好地生活,也就更沒有辦法學佛了。因此,心理的健康是每一個人必須要有的。
所以,這種人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調整的方法就是修禪定、禪修。佛教中講,所有的心理問題都可以通過禪修來解決。
內容出處:
「悲智行者」微信公眾號:《慈誠羅珠堪布:如何調整內心對未來的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