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迦牟尼佛並不否認,物質可以解決很多的痛苦。當我們沒有飯吃,沒有衣服穿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物質。
但物質卻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身為二十一世紀的人,想必大家已經越來越感受到這一點。所以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靜靜的海面,要覺悟。
覺悟以後,所有的痛苦都可以煙消雲散。覺悟是什麼?就是回歸光明。我們從光明當中出來,經歷了無明、執著、煩惱、造業、痛苦。走了一圈,最後證悟的時候,還是要回到原來的光明當中。禪宗稱之為本來面目,為什麼叫本來面目呢?因為我們的內心本來如此,無論我們生氣、貪婪、開心還是焦慮,它的本性永遠都是這樣,從來不變。
一個學佛的人真正應該追求的,既不是天堂,也不是造物主、萬能神的果位,而是證悟內心的本質。在內心的本質當中,就包括了無限的慈悲和智慧。
內容出處:
「智悲行者」微信公眾號:《慈誠羅珠堪布:一個學佛的人真正該追求的是證悟內心的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