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粹

是什麼阻礙了我們自利利他?
我們太看重自己的感受,沒想過要去幫助其他人。當我們想要去幫助其他人的時候,也只是提供經濟幫助或給予精神安慰。比如親戚、朋友或家人發生了一些事情,我們在精神上給予他們安慰;當他們的生活遇到困難時,我們會 ...

怎樣才能讓修行更有觸動?
我們在思維、觀想的時候,不能把自己當作旁觀者。如果像看戲、看電影一樣,這樣不會有什麼感受。 應該怎麼做呢?我們要把自己觀想成當事人。比如,如果投生到地獄中,我會怎麼樣?如果我是一個動物,那會是什麼樣 ...

修行的動力——人身難得
人身難得雖然是基礎的修法,但它卻是我們修行的動力。 在學佛的道路上,有時候我們會懶惰、懈怠,不想學、不想修,此時人身難得就成為真正修行的動力。當我們一想到,得到這樣的人身是多麼難得、多麼不容易,立即 ...

為何體會不到生命的價值?
我們對生命、世界的瞭解特別少。從整個宇宙來講,我們的這個世界就像《大方廣佛華嚴經》當中講的一樣,特別渺小。比如說一光年,光年指光的速度,光速約為每秒三十萬千米,也就是說一秒鐘可以繞地球七圈,這個速度特 ...

佛教世界觀給予的幫助
佛永遠不會否定現實生活當中存在短暫、相對的幸福和快樂,但佛認為,總的來說,這個世界用「幸福」這兩個字來形容不太恰當,所以我們要力爭從輪迴當中獲得解脫。我們一定要正確地認識到,這個世界是變化無常的,有各 ...

「波粒二象性」與佛教空性
我們可以把一秒鐘分下去,分為一秒鐘的百萬、千萬、一億、十億分之一,最後可以分為空的,根本就不存在。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哲學與數學上的「無限小」(任何物質都可以永遠無有窮盡地分下去)是一個錯誤概念。 ...

我們可不可以不執著?
知道世界的虛幻與痛苦的本質以後,希望能夠減少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強烈執著。我們不要認為,所有的痛苦,都是外在因素造成的。其實,這都是我們自己的內心在製造痛苦。 所有痛苦的源頭,就是執著。當我們對一個東西 ...

物質有沒有顏色和形狀?
如果找一個佛教用語來描述我們今天看到的物質,那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當中的「色」字。「色」也即物質。 我們能看見的物質的存在,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表述,一個是顏色,一個是形狀,除了顏色和形狀以外, ...

當下存在的世界是「一秒的萬分之一」?
要知道,今天我們看到的東西,都是不真實的、虛幻的。當下真正存在的世界,僅僅是「一秒鐘的萬分之一」。當然,一秒鐘也可以分為十萬分之一、百萬分之一,但是我們先不分得這麼複雜,暫時先把一秒鐘的萬分之一作為「 ...

世界的真相 從二諦說起
佛教的世界觀,首先要從二諦講起。 什麼叫做「二諦」呢? 首先講一個例子。比如說,用肉眼與顯微鏡去看同一個鵝卵石,結果是不一樣的。用肉眼去看鵝卵石,無論再專注、再認真,也只能看到一個靜止的、一動不動 ...

是什麼讓我們如此痛苦?
很多人以為,因為沒有錢,所以會痛苦,如果有一天發財了,就不會痛苦了。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發財了,我們會發現,痛苦不但沒有因此而消失,反而有更多的痛苦在等待著我們。 佛陀告訴我們:痛苦的真正根源是執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