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教言精粹
馴服心的唯一導師:佛陀.png

馴服心的唯一導師:佛陀

唯有釋迦牟尼佛,才知道最徹底、最有效的調心之方法,這是其他所有的科學家、哲學家等專家,神通超人的外道,以及那些自以為了不起的成就者、神仙都沒有掌握的獨門絕技。 佛經中講過一個故事: 釋迦牟尼佛住世 ...

咱有錢 還用去西方極樂世界嗎?.png

咱有錢 還用去西方極樂世界嗎?

一些人發財了,各方面都比較順利。這個時候,別人勸他念阿彌陀佛、好好修行,他會回答說:我現在各方面都一帆風順、毫無缺憾,為什麼還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就這樣滿足於現狀,而不思進取,更不願精進修行。這 ...

戰勝痛苦vs拒絕痛苦.png

戰勝痛苦vs拒絕痛苦

如果遇到一個痛苦時,不拒絕、不抗拒,而是勇敢地面對。過了這一關,下次遇到類似痛苦的時候,就可以平靜地接受,也不會給修行、生活帶來什麼影響。這就是戰勝了這個痛苦,自己也就是這次與痛苦較量的勝利者。 這 ...

凡夫和聖者差在哪兒?.png

凡夫和聖者差在哪兒?

痛苦和幸福本身,只是內心的一種感受,是精神的一種表現,並不僅僅是敵人、災難等外境造成的。外界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物質都沒有痛苦,痛苦存在於我們的內心當中。如果沒有感受,痛苦也沒有立足之地,因而也就不 ...

升官發財會不會障礙修行?.png

升官發財會不會障礙修行?

因為過去的福報,而得到一些「幸福」——發財、升官、有名聲的時候,若不能及時調整心態,就會心生傲慢,繼而歧視乃至欺負社會底層的人或其他生命。 傲慢心最大的壞處和負面作用,就是自 ...

幸福源泉:內心的自由.png

幸福源泉:內心的自由

當心裡有嗔恨心、自私心、貪欲心的時候,就不會自由。要得到終極、永恆的自由,就必須祛除內心當中的貪嗔癡慢。 無論是現實生活當中短暫的幸福,或是超越輪迴以後永久的自由、幸福,都不是來源於外在的物質生活, ...

痛苦時修出離心 何止是事半功倍!.png

痛苦時修出離心 何止是事半功倍!

把痛苦轉化為出離心,這個修法的原理是:把痛苦和出離心融合在一起修持,就可以把悲痛欲絕的痛苦,轉化為出離心,而且效果非同尋常。 就像有些專修斷法古薩里的人,會故意去到一些鬼神出沒的地方,砍斷樹木、破壞 ...

「佛法融入生活」正解.png

「佛法融入生活」正解

我們平時會說,佛法要融入社會、融入現實、融入生活。問題是什麼是佛法?怎麼樣去融入?運用到什麼樣的生活當中呢?這很關鍵。 很多人認為,我們不順利的時候去燒香拜佛,或者捐贈一些財物用於慈善事業,就是佛法 ...

傷害我們的不是痛苦,是對痛苦的抗拒.png

傷害我們的不是痛苦,是對痛苦的抗拒

所有生命都不願意接受痛苦,每當遇到痛苦的時候,就想盡一切辦法去回避、逃避,希望痛苦可以儘快過去。但不管願不願意,所有的生命都要面對痛苦,誰都無法逃避。 因為我們的內心非常脆弱,抗壓能力很差,無法面對 ...

無中生有的痛苦.png

無中生有的痛苦

痛苦與快樂,都是第六意識創造的。 譬如,當我們開著一輛昂貴的名車時,也許會覺得很有面子、很了不起,傲慢當中夾雜著快樂,這種快樂就來自於第六意識。從無分別識的感覺而言,開名車與開好一點的普通車不會有那 ...

佛陀要圓寂 為什麼只有阿難尊者這麼傷心?.png

佛陀要圓寂 為什麼只有阿難尊者這麼傷心?

每當遇到痛苦時,我們的第一個反應,是想把外在世界的痛苦連根拔掉,但對凡夫而言,有些東西是無法推翻和斷除其根源的,只有用不同的方法去面對。 一般來說,凡夫的內心脆弱易感,而聖者的內心卻非常堅強。譬如說 ...

痛苦的來源:愛計較的習氣.png

痛苦的來源:愛計較的習氣

佛學經典中多次探討並論證過,痛苦來自於我執或執著,這是從另一個角度講的;此處的結論是,痛苦和幸福的產生,不是來自於外界,而是與我們自己的觀點、習氣或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所有的痛苦,都是我們自己的執著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