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粹

如何提高無常觀修品質?
很多修加行的人說,我一分鐘、兩分鐘就思維、思考完了,就修完了,然後就不知道怎麼樣去修了。這是不對的,不可能一分鐘、兩分鐘、五分鐘、十分鐘就思維結束了。為什麼呢?這是可以反覆思維的。 比如說,我們先去 ...

一枚硬幣的兩面:緣起和空性
釋迦牟尼佛曾經講過,誰看見了緣起,誰就看見法。也就是說,誰懂得緣起法,誰就能夠見法。見法的意思就是能夠證悟。 緣起跟空性有很大關係。大乘佛教的中觀裡面講過,緣起和空性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一面是空性, ...

看淡即自在 放下即自由
我們對名利、對現實生活特別地在乎、執著,認為世界是真實的,過度的執著。因為我們太在意身外之物和這個世界,所以稍微有一點變化時,對我們的觸動或影響會特別大。 舉個例子,比如兩個人(兄弟姐妹、夫妻或父母 ...

莫把業障當藉口 觀想方法很重要
很多人經常說觀想不清楚,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業障深重或其他原因,跟這些沒有關係,而是觀想的方法不對。 觀想是有方法的,按照這種方法就能觀想得很清楚,所有的觀想都是用這種方法,初學者也是用這種方法。把唐 ...

末法時代,遣除違緣障礙的最強音
外在的障礙,是指自然災害,以及各種各樣不開心、不愉快的事情等。內在的障礙,是指自己的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病痛等。秘密的障礙,也即修行上和精神上出現的各種障礙。 在這種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祈禱蓮花生大師 ...

幸福和金錢可以兼得嗎?
我們到底需要幸福,還是需要金錢?如果說我們需要金錢,那這些金錢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這輩子,如果金錢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下輩子,我們的金錢也不能帶走,那麼金錢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如果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 ...

為什麼幸福總是那麼短暫?
欲望可以無限膨脹,而物質給我們帶來的滿足感卻是有限的。所以,用有限的物質來填補無限的欲望空間,是永遠不可能的。當我們得不到滿足感的時候,就會不開心。 大家必須要知道:所謂的幸福感,建立在滿足感之上; ...

痛苦了、幸福了,都需要佛法
很多人比較嚮往中庸的生活——既不是很痛苦,也不是很幸福,平平淡淡地過日子,同時好好修行。但即便是這種普普通通的生活,也不一定是長久的,因為生老病死等八大痛苦,誰都無法避免,更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