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粹

學佛誤區:家人怨 路人側目
目前,居士當中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一個極端。比如有些人修行、學佛很虔誠,但是根本就不隨順家人。學佛以後就不配合家人,不參與家裡的所有活動,一回家就進到佛堂不出來,最後家庭破裂,出現很多問題,這個我 ...

我是什麼根機?適合學修哪個法門?
怎麼知道我們的根機是否成熟呢?如果根機很成熟的話,在釋迦牟尼佛出世轉法輪的時候,我們有可能在佛陀傳法的現場就已經證悟了。或者沒有那麼大的福報,但是除了釋迦牟尼佛親自傳法以外,還有那麼多佛菩薩、高僧大德 ...

怎樣學佛才能法喜充滿?
我們學佛應該越學越幸福,越學越快樂。不僅僅是自己快樂,而且家人也會快樂,同時讓身邊的親戚、朋友、同事、同學都能夠幸福,這樣才是正確的。 有些人在學佛後,言行舉止與社會格格不入。我們自以為在學佛,但學 ...

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佛法
現在容易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有些比較成功的人會生起傲慢心;另一種是有些不太成功的人會變得自卑。其實我們不需要用物質來衡量所有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人都擁有豐富的物質生活,對於我們來說,物質是有魅力的 ...

修行的高、中、低目標
修行分高、中、低三個目標。 最高的目標是成佛。即生成佛比較難,但是在中陰身的時候爭取成佛是有可能的。如果我們做得比較好、比較投入的話,不是完全沒有可能。這個是最高的目標。 中等的目標是雖然沒有即生 ...

佛法五千年,請珍惜!
在佛陀出世之後的五千年間,都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住世利益眾生之日。 如果是在五千年以後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還可以學佛,但是有些內容已經失傳了。這樣學佛就不是很圓滿,所以來得太早或者太晚都不行。 釋迦 ...

「信佛」沒有那麼簡單!
看似靜止的桌子,實際上是運動的,這個觀點對於兩三百年前的普通人來說,是沒辦法接受的。因為他們的任何一個感官都感覺不到,也沒有邏輯推理的方法。後來有了顯微鏡,很多人才相信了。 同樣的道理,有一些問題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