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堪布,很多師兄覺得天道很好,想轉生到天道,您看這樣的發心是不是有問題?
堪布:
這個屬於人天佛教。從人天佛教的層面講的話,這是正常的,可以的。有些人他就是聽到了這個,比如說天道各種各樣的生活、環境、身體,他一定會很羡慕,然後他想會投生到這個裡面,去享受這個天人的福報,從這個層面是正常的。有一些人可能不想投生到天道,但是他想回到人間,就是再一次回到人間,想做一個有錢的人、有權的人、有名聲的人,再回來享受人間的生活。這個如果放在人天乘的層面講的話,是正常的,人天乘就是這樣子的。但是如果從大乘佛教、小乘佛教的角度去看的話,那這個就是有一點世俗了,就是不夠,這個級別不高,是這樣子。
問:
堪布,聽說天人也有分類,能否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天人每一類的生活和修行情況。
堪布:
天人的分類很多,但是大部分是這樣子,分三個不同的天人。首先是這樣子,佛經裡面講三界六道,三界六道,六道我們大家都知道,然後三界就是說,整個宇宙裡面的生命,它分了三個不同的層次,其中第一個就叫作「欲界」。我們人類屬於欲界,動物也屬於欲界,然後天人裡面的有一部分,他就是屬於欲界了。那這個欲界裡面的天人,小乘有一本叫作《俱舍論》,這本書裡面講了很多他的環境、他的生活。他的環境和他的生活是一個非常快樂的地方,環境也是非常的優美;他的身體基本上也是一生當中也不會得很多的病;他各方面的物質生活條件相當的好,所以就是相對來說,一個非常快樂的地方。
然後再上面,另外一個天叫作「色界」和「無色界」。色界是沒有這樣子的環境,然後他的身體,構造他身體的這個物質,就不像我們的這種物質,是我們看不到的,但是存在的,就類似於暗物質、暗能量,那樣子的物質,它是一種物質,但是呢,我們的肉眼看不到。所以呢,他的身體也是一個非常細微的這樣子的物質構成。然後他的精神、心也是,一出生的時候,他的心自然就是一個禪定的狀態,非常非常的平靜。在這個當中,他不需要吃,不需要喝,不吃不喝,他這個身體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可以保持很長很長的時間,然後他也不會有各種各樣的起心動念,這是叫作「色界」。
再上面就「無色界」,無色界他的身體就更加的細微,這個物質,它雖然說是無色,但是實際上還是有,有一些物質,但這個物質它非常的細微,比如說我們的光,它不就也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光,那物質它也有很多不一樣的物質,其中最細微的物質。他們相互之間也是看不到的,但是他們是存在的一個生命。他生下來的時候,他們的心是極度的平靜,就是到死為止,也不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念頭。所以他也不會有什麼所謂的物質生活,他不需要吃、不需要喝,這也是生命的一種層次。這些都叫作天人,實際上就是一種不同的生命的形式。
問:
好,瞭解了,感謝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