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們修皈依時,到了起坐的時候,要向前面空中的三寶再次發起恭敬心,並觀想自皈依境中的佛菩薩身上,發射出無量的光芒,照耀自己及周圍的眾生,在照射的一剎那,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眾生,都融入前面的皈依境。
在修上師瑜珈的時候,是觀想上師化光融入我們。此時為什麼觀想自己融入佛菩薩呢?因為最後我們也要成佛,從密宗的觀點來看,佛菩薩和我們本身是一體的。最後我們修成的時候,也要變成一體,所以當現在佛菩薩發光照射我們與一切眾生的時候,一切眾生就突然間飛向福田,也就是皈依境,融入到皈依境中的佛菩薩身上,最後自己和三寶融為一體,無二無別。然後再觀想皈依境從週邊開始慢慢消失,化為光芒,最後佛菩薩、經書等全部變成一團光融入蓮花生大師,蓮花生大師也變成一團光,這團光越來越小,逐漸消失,融入法界當中,最後一無所有。這就是遠離一切戲論的法界。這種情形就像有些時候烏雲在天空中消失以後,萬里無雲、清清朗朗的感覺。
此時,我們要讓心靜下來,不起任何雜念。既不觀想,也不發誓,什麼都不想,一切都放下之後,心裡非常平靜,盡量保持這個狀態,一分鐘,兩分鐘,或者更長的時間都可以。這種修法雖然在現在談不上是一個具體的修法,但是如果能將前面的修法做得十分圓滿,根機比較好的人,同時也有可能開悟。如果暫時沒有開悟,就盡量保持這個狀態。
這意味著什麼呢?有一些佛教常識的人都知道,世界的存在有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從空無中生起,經歷成、住、壞劫,最後又歸於空。就這樣無窮循環,周而復始。
同樣,佛菩薩雖然住於法界,但為了度化眾生,就示現了種種化身,當他們的使命完成以後,仍會消失於法界。這樣修的作用,就是要打破我們的一種執著,一種對輪迴實有存在的執著。現在通過這種修法,就可以多多少少地了知到:輪迴是不存在的,最終一切都將消失於法界。不但輪迴不存在,即使我們剛才觀想的皈依處,包括諸佛菩薩、中間的蓮花生大師等,也是不離開空性的,所以也不能執著。
雖然現在我們還不能正式修空性,但是,當這種修法修得比較成熟的時候,對證悟法界是有幫助的,所以現在就要這樣修。在這個狀態當中能保持多久就保持多久,當生起雜念的時候就開始迴向,將前面一座當中修皈依的善根迴向菩提。
素材來源:本文依據慈誠羅珠堪布相關開示編輯整理。
內容出處:
「慧燈之光網站」微信公眾號:《修皈依時,為什麼要觀想自己融入佛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