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教言精粹 為什麼要皈依

為什麼要皈依

分享

001為什麼要皈依.png

皈依這兩個字的字面內容,簡單地說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依靠、依止、依賴的意思。比如說學生學習的時候要依靠老師、依靠課本、依靠同學和家長,依靠他們在學校裡學習。同樣的,我們學佛的時候要依靠釋迦牟尼佛、依靠釋迦牟尼佛的佛經、依靠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學習。如果我們不依靠他們,什麼都不依靠自己去學,怎麼學呢?沒辦法學,所以需要皈依。

學佛的時候需要有皈依這個條件。我們學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和慈悲心,但沒有老師怎麼學呢?所以我們需要老師;雖然有老師,但是沒有所學的內容的話,對自己還是沒有用,所以需要皈依法(法就是所學的內容);我們還需要其他人的説明,如果沒有其他人尤其是僧眾的幫助,我們幾乎沒有辦法學佛。

也就是說,我們承諾釋迦牟尼佛從今以後就是我們的老師,這叫作皈依佛;我們承諾從今以後跟著釋迦牟尼佛好好學佛法,這叫作皈依法;然後我們要承諾凡是學佛的人都是我的道友,學邪門外道的人不是我的道友,這樣的承諾叫作皈依僧。這個承諾非常地重要,只要這樣承諾以後,我們就成為一個標準的佛教徒;沒有這個承諾,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就燒香拜佛,這不叫標準的佛教徒。必須有這樣的承諾才能夠成為標準的佛教徒。

對我們的修行、學習來說,三個皈依都一樣重要。比如說沒有佛,那誰來說法、傳法,我們學什麼呢?所以佛非常重要;雖然佛出世了,但是佛不轉法輪,就像當年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的七七四十九天當中沒有講法,一句法都沒有講,佛不傳法的話,我們什麼都學不到,自己的生老病死的問題解決不了,所以法非常重要;雖然佛出世了,傳法了,但是這些都是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事情,如果沒有僧眾的話我們今天的人怎麼學呢?所以需要僧眾,尤其在傳播佛教方面完全都要靠僧眾。因為佛已經圓寂了,我們不能親眼看見給我們傳法的佛,佛雖然留下了大量的佛經,但是我們自己去看也看不懂,不靠僧眾怎麼學佛呢?所以僧眾在我們學佛的過程當中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

除了這三個皈依之外,在藏傳佛教中還有四皈依,第四個皈依就是皈依上師。這是為什麼呢?比如說,佛法像一個自來水庫裡的水,從釋迦牟尼佛到我們自己的最根本上師之前的一代一代的上師就像自來水的水管,離我們最近的根本上師就像水龍頭。水庫裡面的水很重要,管道也非常重要,但是離我們最近的、可以去操作的是水龍頭。佛法和傳承上師,還有我們的根本上師都很重要,但是離我們最近的、像水龍頭一樣的是我們的根本上師。所以,上師跟其他僧眾對我們而言稍微有點不一樣,把他分開作為第四個皈依,理論上是完全可以的;不分開的話,包含在僧眾裡面也可以,都不矛盾。所以四皈依和三皈依其實都是一個意思。這些都是為什麼要皈依的理由。

內容出處:
慧燈之光官網—視頻精粹—慧海擷英—為什麼要皈依?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578-18-28-要讓眾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並且引導他們修行!.png

要讓眾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並且引導他們修行!

更廣、更偉大的悲心,是絕不止於讓眾生吃飽穿暖,雖然這些事也要做,但卻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要讓所有眾生明白輪迴的真相及解脫的方法。 首先是令眾生了解輪迴的真相,然後教導他們如何從輪迴中獲得解脫,佛最 ...

577-18-27-怎麼衡量自己修的是不是佛法?.png

怎麼衡量自己修的是不是佛法?

整個佛法,尤其是藏傳佛教,特別講究次第。 修行人的層次參差不齊:有些人修了很長時間,修行比較好;有些人剛開始,連佛教的一些基本道理都不太了解。但總的來說,基礎的問題仍然是最關鍵、最需要的。現在我也是 ...

576-18-26-對初步的證悟不能過分在意!.png

對初步的證悟不能過分在意!

有的人只是對空性有一點點了解,我們就不能說他是證悟了,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承認他證悟了,也許他就會生起傲慢心:我好了不起,我已經證悟了!這樣就不但不能讓他進步,反而還會讓他退步的。 要知道,這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