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粹

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佛法
現在容易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有些比較成功的人會生起傲慢心;另一種是有些不太成功的人會變得自卑。其實我們不需要用物質來衡量所有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人都擁有豐富的物質生活,對於我們來說,物質是有魅力的 ...

修行的高、中、低目標
修行分高、中、低三個目標。 最高的目標是成佛。即生成佛比較難,但是在中陰身的時候爭取成佛是有可能的。如果我們做得比較好、比較投入的話,不是完全沒有可能。這個是最高的目標。 中等的目標是雖然沒有即生 ...

佛法五千年,請珍惜!
在佛陀出世之後的五千年間,都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住世利益眾生之日。 如果是在五千年以後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還可以學佛,但是有些內容已經失傳了。這樣學佛就不是很圓滿,所以來得太早或者太晚都不行。 釋迦 ...

「信佛」沒有那麼簡單!
看似靜止的桌子,實際上是運動的,這個觀點對於兩三百年前的普通人來說,是沒辦法接受的。因為他們的任何一個感官都感覺不到,也沒有邏輯推理的方法。後來有了顯微鏡,很多人才相信了。 同樣的道理,有一些問題超 ...

是什麼阻礙了我們自利利他?
我們太看重自己的感受,沒想過要去幫助其他人。當我們想要去幫助其他人的時候,也只是提供經濟幫助或給予精神安慰。比如親戚、朋友或家人發生了一些事情,我們在精神上給予他們安慰;當他們的生活遇到困難時,我們會 ...

怎樣才能讓修行更有觸動?
我們在思維、觀想的時候,不能把自己當作旁觀者。如果像看戲、看電影一樣,這樣不會有什麼感受。 應該怎麼做呢?我們要把自己觀想成當事人。比如,如果投生到地獄中,我會怎麼樣?如果我是一個動物,那會是什麼樣 ...

修行的動力——人身難得
人身難得雖然是基礎的修法,但它卻是我們修行的動力。 在學佛的道路上,有時候我們會懶惰、懈怠,不想學、不想修,此時人身難得就成為真正修行的動力。當我們一想到,得到這樣的人身是多麼難得、多麼不容易,立即 ...

為何體會不到生命的價值?
我們對生命、世界的瞭解特別少。從整個宇宙來講,我們的這個世界就像《大方廣佛華嚴經》當中講的一樣,特別渺小。比如說一光年,光年指光的速度,光速約為每秒三十萬千米,也就是說一秒鐘可以繞地球七圈,這個速度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