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粹

你對「一門深入」是不是有誤解?
學佛的修行人,大多都聽過「一門深入」這個詞,但究竟什麼是「一門深入」,「一門」具體指的是什麼,想必不一定很清楚。 「一門深入」,是否意味著只修一個法,只念一種咒呢?是不是其他的「門」就不能入、不能看了 ...

佛初轉法輪日|「離苦得樂」的道理,是您教給我的
■ 藏曆六月初四 ■ 佛陀初轉法輪日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在2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證悟後,他找到曾經跟隨他的五個隨從,在「鹿野苑」為他們講法, ...

祈禱時生不起信心該怎麼辦?
問: 祈請上師或者佛菩薩的時候,總是生不起信心怎麼辦?怎麼才能生起信心呢? 慈誠羅珠堪布答: 對佛菩薩總是生不起信心,是因為我們不太了解佛是什麼、菩薩是什麼。需要多了解佛菩薩,可以看釋迦牟尼佛的 ...

學佛的功課很多,做不完怎麼辦?
有的道友說自己學佛很多年了,這些年也有幸依止、隨學、隨修了一些上師,上師也給他傳了不同的法,佈置了一些功課。但覺得精力有限,不可能實修所有這些法,反而內心還給這些師父們排了個主次順序。 我想很多人都 ...

久病不癒,飽受折磨,我該如何面對?
問: 死亡是一剎那的事情,我總覺得它並不可怕,煎熬的是醫學意義上一些無法治癒的疾病,長時間的病痛折磨。我們該如何面對這樣的病痛折磨?是否要提前修一些特殊的法門呢? 慈誠羅珠堪布答: 我們所有的修 ...

我們修行人應該如何隨順眾生呢?
如果有人為了表示好感,而誠心誠意地送給自己一點吃的、喝的等小心意,或因為喜歡和自己在一起,而邀約自己,在沒有什麼不便或不會對對方不利的情況下,就應該隨順對方,接受對方的好意,經常與對方保持來往,吃吃飯 ...

以何種心態朝聖才更具加持力?
問: 很多人去聖地的時候,抱的心態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可能是獵奇,想去看看那裡到底有什麼;有些人說,我想去旅遊,那個地方很漂亮。作為修行人,去聖地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才更有加持力呢? 慈誠羅珠堪布 ...

在手機、電腦中刪除佛像,有過失嗎?
問: 從電腦和手機刪除佛像,還有上師法像,以及上師的音頻、視頻、文字,這樣會有過失嗎?如果有過失,應該怎樣懺悔? 慈誠羅珠堪布 答: 這個問題確實說不清楚。但是我想和用手一筆一筆畫出來的佛像 ...

我們與開悟大德們的距離
大圓滿、大手印或禪宗的教義,不會像學中觀、唯識那樣給大家傳講,因為對大家沒有好處。一定要等你們根機成熟以後,傳一兩句就可以了,不需要講太多。我們不能像學習佛教的其他知識那樣去學習大圓滿、大手印和禪宗, ...

不願意修行?因為還不瞭解輪迴
我們只瞭解自己今生的這一段短暫時間,除此之外,今生之前、之後的情況我們都不瞭解。因為不瞭解,我們就不知道輪迴到底有多可怕。我們這一生能夠得到人身,是因為過去的福報。而得到人身,在輪迴當中是屬於比較幸福 ...

因果不虛= 宿命論?
一位善友在學佛的過程中,產生了這樣的疑問與困惑: 疑問1:佛教的因果不虛和人們常說的宿命論,肯定是不同的,因為宿命論是一種消極的概念,但因果不虛和宿命論究竟有什麼差別? 疑問2:佛教既說因果不虛, ...

夏至 | 普賢王如來
與普賢王如來同在 夏至這一天,除了代表炎熱盛夏的正式光顧外,還是一個特殊的修法時機。 在夏至、冬至、日食、月食等這些特殊日子裡,如果我們自身觀為普賢王如來,然後聽聞或念誦《普賢王如來願文》,三界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