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海

首頁 慧海 經典系列-《緣起讚》略釋 《緣起讚》略釋(二)

《緣起讚》略釋(二)

分享

下面《緣起讚》有幾種不同的版本,這次用的是法尊法師翻譯的版本。
 

二、頂禮

敬禮尊重妙音菩薩!

在《緣起讚》正文之前,宗喀巴大師首先向他的上師和妙音菩薩頂禮。妙音菩薩,也就是文殊菩薩。

由見說何法,智說成無上,

勝者見緣起,垂教我敬禮。

「由見說何法」, 佛陀自己證悟以後,給別人所宣講的法門。「何法」,是指證悟了什麼法,說了什麼法。「見」,也就是自己的證悟。

「智說成無上」, 釋迦牟尼佛因為所證悟的智慧以及給別人所傳的法,就變成了無上。因為證悟了緣起,就成為證悟無上;因為宣講了緣起,就變成了宣說無上,這樣就有兩個無上。雖然外道、哲學家、科學家等世間智者,也在不同程度上,悟到一些普通人還沒有悟到的智慧,但都沒有觸及緣起。只有釋迦牟尼佛,才是證悟和宣講方面無與倫比、超凡入聖的第一大智者。

「勝者見緣起」,勝者釋迦牟尼佛證悟了緣起。勝義諦的緣起,就是證悟空性;世俗諦的緣起,就是有因就有果的道理。

「垂教我敬禮」,釋迦牟尼佛不僅自己證悟緣起,還因垂念我們這些濁世眾生,而將如此精妙的訣竅傳授給我們。所以,宗喀巴大師在論典開始之前,首先向釋迦牟尼佛頂禮。

傳統論典的寫作方式,就是在寫論典之前,先要向佛頂禮,或者向自己的上師、本尊等等頂禮。

 

正義

一、為何以宣講緣起稱讚的理由

世所有衰損,其根為無明,

見何能還滅,是故說緣起。

世間六道輪迴的所有衰損,無論是身體上的生老病死,還是內在精神上的貪嗔癡等任何不好的現象,其根源,就是無明。見到、證悟到什麼樣的法,才能摧毀、斷除無明呢?那就是緣起性空。所以,佛陀宣說了緣起法。佛陀清楚,不幸福的原因,都在我們自己的內心當中。

貪嗔癡和生老病死等衰損,不是無因無緣的偶然現象,而是有因有緣的。它的因和緣,不是造物主和萬能的鬼神等等,也與外面自然界的任何東西都沒有關係,就是來自於自身的無明。

因為我們不瞭解世界的真相,以致有很多的錯誤觀念。比如,世界本來是無常的、靠不住的,但我們卻誤認為是常住不滅的、可靠的;本來世界是一種幻覺,但我們卻認為它是實實在在的,「我」也是存在的。因為有了這些錯誤觀念,就會對世界產生執著、貪著,同時也對自己生起我執,之後就是貪嗔癡等一系列的煩惱,以及殺盜淫妄等如山的惡業。

如果當初我們知道世界是無常的、靠不住的,也非常清楚地瞭解世界是一種幻覺,自己也是一種幻覺,根本就不存在,就根本不可能有這些煩惱。如此一來,世上各式各樣的災害、戰爭,種種不和諧都不會發生。所有的痛苦,一定源於罪惡。而製造痛苦的罪惡,都是我們自己造的。世上絕不可能發生,其他人的罪惡果報卻成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

有些學佛的人非常喜歡供護法,對供護法的興趣,已經遠遠超過了供佛、供菩薩。因為大家認為,護法可以讓我幸福、順利、成就等等,但這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解決自己內心當中的無明,卻去求助於外在的護法、鬼神,乃至佛菩薩、大成就者、瑜伽士、空行母,都無異於緣木求魚。如果自己沒有做好,即使遇到真正的佛,也是沒有用的。釋迦牟尼佛身邊,也有墮地獄、墮畜生道、墮餓鬼道的人。那不是佛陀沒有能力,而是因為這些人自己沒有學好,沒有修好。誰是成就者,跟我們的解脫沒有關係。如果鬼神或神通等等可以幫我們解決問題,釋迦牟尼佛也不會宣說緣起法,而只會給我們提供一些供養鬼神、修煉神通的方法。

即使世間的鬼神以及自稱很有神通的人自己,都會被貪嗔癡等煩惱所折磨,也會因煩惱而造業,也有生老病死。既然他們自己都自身難保,我們又有何必要去求助於他們呢?所以,佛傳法的時候,不會教我們去迷信這些世間神通。

很多人認為,自己不幸福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錢。只要擁有足夠的錢財,自己就會幸福。但擺在眼前的事實卻是,很多人擁有足夠的金錢,還是不幸福,因為他們沒有找到幸福的根源,沒有找到消除不幸福的方法。

現在有很多人喜歡說自己是活佛、成就者、空行母等等。以往自稱活佛的,只有藏族,現在不僅藏族,在漢族和其他民族裡面,也有很多說自己是活佛的人;以往男性比較多,現在已經發展到女性,女人當中自稱是空行母的也大有人在。還有人乾脆不說自己是菩薩的化身、佛的化身,直接說自己是佛。這都是佛教的悲哀,眾生的不幸。

遇到這種人,該怎麼對待呢?

首先,我們萬萬不能相信對方,再過三五年,就很有可能會看到這些人的真相。再者,我們更不能以這些人的行為來衡量佛法,無論殺盜淫妄,還是詐騙,都是他們個人的行為,與佛法毫無關係。學佛,必須要學正法,要樹立正知正見。我們只能相信釋迦牟尼佛的教育,相信三寶的力量,相信四聖諦的真理,相信緣起的力量。要學也就是學這些,修也就是修這些,追求也就是追求這些。如果佛陀宣說的四聖諦有問題,那就是佛法自身的問題。但通過長時間的聞思,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些理論是不會有問題的。我們要把佛法的問題與這些人本身的問題分開,不要一開始盲目地去崇拜和追隨那些有名聲、說自己有神通的人,過段時間以後,看到一些不好的現象,又對佛法產生不好的印象,轉而去指責、批判佛法等等。這兩個都是極端的行為,學佛的方向完全顛倒了。

爾時具慧者,如何不了知,

尊聖教心要,即諸緣起道。

在這個時候,凡是有智慧的人,怎麼會不知道佛法的心要、核心就是緣起之道呢?一定會知道。

在古老的印度宗教裡面,經常會講他們的神去打仗的時候,怎麼樣去消滅敵人;消滅敵人的時候,是多麼的厲害,多麼的勇敢,這些書中的一部分,已經翻譯成藏文,到現在都在流傳。但這些戰場上的勇敢、堅強,能讓我們解脫嗎?不能!不管多麼驍勇,不但和解脫沒有關係,反而會讓我們造業、墮地獄。

而釋迦牟尼佛的心願,是讓一切眾生成佛。釋迦牟尼佛傳法,是為了度化眾生,讓眾生解脫,並不僅僅是讓眾生有吃有穿,生活過得好一點,工作順利、升官發財。

如何能讓釋迦牟尼佛滿願呢?在眾生證悟緣起以後,才能圓滿這個心願。

如是於依怙,稀有稱讚門,

除說緣起外,誰能得餘者。

所以,除了證悟或宣說緣起以外,還有誰能找到更好的讚揚方式,來稱讚釋迦牟尼佛的稀有與奇妙呢?任何人都找不到。「依怙」,也就是怙主、依處。佛教徒的依處,眾生的祜主,就是釋迦牟尼佛。「門」,也就是方式。

因為緣起學說非常準確地解讀了宇宙、輪迴六道的根源,並且告訴我們,證悟緣起,就可以解脫、涅槃或者成佛。這個方法,是釋迦牟尼佛發明並弘揚的。世上沒有一個學說,可以與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相提並論。

 

二、佛陀是唯一走向解脫的引導者

(一)佛法的內容是正確無誤的

由彼彼依緣,說彼彼性空,

離此更何有,稀有善教誨。

「由彼彼依緣」,「彼彼」, 凡是相互依賴的東西,無論高與低、左與右等等,就是彼彼之間的關係。「依緣」,也就是緣起的意思。因和果相互依賴、相互觀待。因為有果,所以叫做因;如果沒有果,就不能叫因。比如,如果一粒米能發芽,那這一粒米就叫做因;如果它永遠都不會發芽,永遠都是一粒米,就不叫因。因和果之間,一定是相依的。

《緣起經》和《稻稈經》中對緣起的定義,一個字都不差:「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其中所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說彼彼性空」,凡是相依、緣起,有因有果的事物,都是空性。

緣起第二個層面的意思,就是空性。緣起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無垢光尊者講過:在某種程度上,心的本性光明如來藏,也是一種緣起。

有人會說:如來藏為什麼是緣起呢?它又沒有因和果,也不符合「此生故彼生」的定義,如來藏是不生不滅的啊?

當然,在一般情況下,不會說如來藏是因緣法。絕大多數佛經會說,如來藏是超越所有因緣的東西。不但聞思的人可以懂得這一點,證悟的人更可以切身地親證這一點。從本體上來講,心的本性已經超越了依和不依的關係,空性和光明是無法分開的。但用我們的分別心來判斷、描述如來藏光明的時候,卻可以把二者分開。在分開的時候就可以說,心的本性是空性和光明的結合體。因為有空性,所以就有光明;因為有光明,所以就有空性。空性離不開光明,光明也離不開空性,二者是相依的。從這個層面來講,也可以叫做緣起或因緣法。

雖然《緣起經》當中,介紹過因果的五種規律。但如果進一步觀察會發現,因果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莫名其妙的,我們永遠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答案與合理的解釋,但無論如何,因和緣的關係仍然存在於生活當中。用我們佛教的語言來講,就是在世俗諦當中,因果是存在的。

若再更進一步觀察,就根本找不到因和果。因緣聚合的時候,就會產生果。果根本沒有自己的本體,只是依靠因緣而存在。因緣存在一天,果也可以存在一天。如果因緣解散,所謂的果隨時都會消失。

如果『果』有自己的本質,那就不需要依靠因緣而存在,它自己就可以獨立地存在。但因為果不可能單獨存在,所以它沒有真正的實質。同樣,依靠這種推理,也可以得出因緣不存在的結論。

以前我們一直認為,只要因緣當中產生的東西,都是客觀存在的。這都是自以為是的,簡單、天真而愚蠢的結論。

越瞭解佛陀的智慧,我們越發現,自己過去的想法是多麼的幼稚。人類的智慧,有一個成熟的過程。就像高科技的誕生,也讓我們發現,我們過去的世界觀,有著多大的偏差。即使當時的科學家都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準確無誤的。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原有世界觀的大廈,會出現根本性的動搖。當我們的視野提升到更高領域以後,都會意識到過去的愚昧與幼稚。

佛陀的緣起學說,是非常成熟的理論。借助佛的理論來看世界,就能知道一切都是幻覺。當然,即使理論上知道是幻覺,在生活當中,我們卻無法以幻覺的觀念來對待,因為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的主觀見解已經養成習慣,積習難改、積重難返,只有通過修行,讓覺悟的智慧升級,才能以如夢如幻的見解來指導生活。

關於空性,中觀論著裡面講得非常清楚,比中觀講得更清楚的就是密法。

幻覺不可能屬於物質,凡是幻覺,一定屬於精神。我們不能不承認,這個世界與我們的精神密不可分。正是精神,才創造了幻覺。既然如此,我們就不需要去逐一觀察現象,只需要去了知精神自己的本質是什麼就夠了。往裡觀察自己的心,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在一瞬間獲得。從此以後,就再也不需要中觀的書本了。

「離此更有何,稀有善教誨?」除了緣起學說以外,怎麼可能還有更稀有的教誨呢?不可能再有了。

雖然哲學、科學裡面,也有很多奇妙的東西。人類的各種文明,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對不希求解脫,只追求感官刺激的享樂主義者來說,這些東西更有價值。但對追求解脫的人而言,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才是最迫切的。對他們來說,沒有比緣起理論更好的教法了。

 

愚者執何法,堅固邊執縛,

智善彼即是,戲綱盡斷門。

我們這些沒有證悟的愚者所執著的東西,就是對緣起的各種堅固偏見。因為有了這些偏見,就會把自己束縛在輪迴當中。世上沒有一個人,可以逼迫我們流轉輪迴。讓我們流轉輪迴的,就是我們自己的錯誤觀念。有智慧的人觀察緣起,則帶來的是智慧。通過了知緣起的智慧,就可以斷盡輪迴、戲論的網罟。「戲」,戲論的簡稱,也就是各式各樣的執著。「綱」,也就是網的意思。束縛於戲論的網路當中,就是輪迴。

比如,有些外道認為,世界是恆常不滅的,這屬於常見;有些人又認為,世界是斷滅的,人死了以後,再也不會有生命的延續,這叫做斷見。這些常見和斷見,都屬於邊執、戲論和偏見。

簡單而言,對愚者來說,因緣是流轉輪迴的因。對有智慧的人來說,因緣卻是斬除輪迴的方便。束縛與解脫的唯一差別,取決於對緣起的認識。

密宗經常講,輪迴和涅槃,就像手心和手背,翻過來是輪迴,翻過去就是解脫。對緣起的不同認識,就可以導致輪迴與涅槃的不同結果。

如此殊勝的智慧從那裡來?就是源自於佛陀。如果沒有佛,人世間永遠都不會有緣起的說法。

在有些佛經裡面,講過一些黑暗時期。這種黑暗時期,不是指西方歷史上所經歷的千年黑暗時代,而是指沒有任何佛法的時期。雖然在這些時期,人類的物質條件非常好,既健康又長壽。但因為福報還沒有達到聽聞佛法的程度,所以在長達幾十億、幾百億年的過程中,都沒有佛法、沒有智慧、慈悲等正知正見。這樣的時期,佛教稱之為黑暗時期。

如果沒有佛,我們就不可能有這些觀念。緣起智慧的源頭,來自於佛。因為有了佛陀的教育,我們才有這些機會去學習、修行;因為學習並修行,所以才能得到智慧。

 

此教於餘未能見,故唯稱尊為大師,

外道竊名以飾讚,如於野乾呼獅子。

除了佛教以外,在其他的宗教、哲學裡面,都沒有出現過這種教法,這是佛陀獨有的智慧,所以,我們只能尊稱釋迦牟尼佛為大師。雖然外道有些修行不錯的有神通的人也叫做大師,但這些名字就像盜竊來的裝飾品一樣,並不符合實際情況。用「大師」這個名字來讚歎他們,就像把狐狸稱為獅子一樣荒謬。

緣起偈當中的「大沙門」,就是「大師」的意思。為什麼說釋迦牟尼佛「大」呢?這不在於眷屬、弟子的多少,也不在於神通的高低,壽命的長短、勢力的大小。雖然佛陀在世時,當時的很多國王,都是佛陀非常虔誠的弟子,但釋迦牟尼佛永遠都不可能借助這些國王的勢力來做什麼事情。只是因為釋迦牟尼佛證悟並弘揚緣起法門,所以是大沙門。

這不是在誹謗其他宗教。雖然外道的修行人、成就者,都有自己的功德、神通,他們也幫助了非常多的人,也創造了很好的思想體系。這些思想體系,也在幾千年當中,影響了非常多的人。但從證悟緣起的角度來講,因為釋迦牟尼佛證悟了,其他人卻沒有證悟。只有佛陀的教法,才能斷除生、老、病、死,才能斷除煩惱,所以,「大師」這個稱呼,只適合於釋迦牟尼佛這種真正證悟的人,而不適合於那些沒有證悟緣起奧義的人。

稀有大師稀有依,稀有勝說稀有怙,

極善宣說緣起教,於彼大師我敬禮。

只有釋迦牟尼佛,才是真正稀有、罕見的大師、依處、殊勝宣說者與怙主。他善妙地宣說了緣起教法,所以宗喀巴大師頂禮這樣的大師。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緣起讚》略釋(三)

恆作饒益者, 為益眾生故,說教藏空性, 無比決定因,謂緣起道理。 「恆作饒益者」,就是指導師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永遠都是利益眾生的人。不僅是釋迦牟尼佛,所有佛菩薩唯一的工作,就是利益眾生、度化 ...

《緣起讚》略釋(四)

是故離緣起,更無有少法, 故說離性空,亦無有少法。 離開了緣起,沒有任何事物;離開了空性,也沒有任何事物。任何事物都離不開緣起與空性。我們看到的萬事萬物,都是既有產生,也有毀滅。 除了少部分學佛 ...

《緣起讚》略釋(五)

今有何方便,導彼眾生趣, 勝聖善行階,無比尊喜道? 有什麼辦法,能引導這些人進入無上空性之門呢?答案是沒有!本來緣起法門是引導眾生進入空性最殊勝、最善巧的解脫宮殿階梯,也是佛陀極力讚歎、歡喜的勝妙 ...